2025年外汇市场的主要风险可从全球经济政策、地缘政治、货币政策分化、债务风险和市场波动性等方面分析,具体如下:
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:
特朗普政策扰动:新一届美国政府可能推行大规模财政扩张,包括对内减税、增加国防开支,对外通过关税手段应对贸易赤字。短期内可能推高美元需求,但中长期或加剧全球市场“去美元化”趋势,增加汇率波动风险。
中美经贸关系变化:若美国对华关税政策反复调整,将直接影响相关货币对的汇率稳定性,例如人民币、日元等亚洲货币可能面临更大波动。
地缘政治与贸易摩擦升级:
区域冲突外溢效应:地缘冲突、局部战争的形势演变可能对汇率市场造成扰动,导致避险货币(如美元、日元)需求激增,新兴市场货币面临资本外流压力。
全球供应链重组风险: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可能迫使企业调整供应链布局,进而影响相关经济体的经常账户平衡,加剧汇率波动。
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分化加剧:
美联储政策路径摇摆:尽管美联储已开启降息周期,但2025年降息幅度仍存争议。若通胀反弹可能减少降息次数,经济转弱则可能加大宽松力度,导致美元指数波动加剧。
欧日央行宽松预期:欧洲央行可能进一步降息以应对经济疲软,日本央行加息节奏则取决于经济前景。美欧、美日利差走扩将加剧欧元、日元贬值压力。
全球主权债务风险暴露:
新兴市场脆弱性:在美元高息环境下,部分新兴经济体(如埃及、土耳其)外债偿付压力上升,货币风险可能集中暴露。
发达经济体财政压力:法国、德国等欧元区核心国家通过政府不信任案后,若无法提出可信的财政稳定方案,可能引发市场对主权信用的担忧,进而冲击欧元汇率。
全球外汇市场波动性上升:
市场情绪反复:美联储政策预期的反复修正、美国通胀预期与消费者信心数据的矛盾,可能加剧市场对“滞胀”风险的担忧,导致外汇市场波动性显著上升。
技术性交易冲击:高频交易和算法交易的普及可能放大市场波动,尤其在关键经济数据发布或央行政策窗口期,汇率可能出现超调。